寵物會有離世的一天-你應該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?
對於大多數孩子來說,寵物不僅僅是一隻動物,而是朋友、是家人。不幸的是,無論是因為年老、疾病還是意外,寵物和人一樣總會有去世的一天。
孩子會透過搗亂來發展心智-孩子5個會讓你擔心的「正常行為」
你有否看過孩子在玩遊戲輸了之後打自己?這時父母會在網上搜尋「孩子為什麼會在不高興的時候打自己?」結果得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答案。
讓孩子建立自尊心-家長應該如何處理?
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有自信嘗試新事物,他們做任何事都希望盡力而為,並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自豪。自尊心也有助孩子應對錯誤,即使失敗過一次也不會氣餒,幫助下次做得更好。
有了第二個孩子-媽媽要作出的5個改變
在第一個孩子出生時,你是否經常擔心著孩子的一切,並懷疑自己的能力? 自從第一個孩子出生以來(甚至是孩子還沒出生之前),媽媽就會發現自己在質疑一切。「我真的應該一個人去街市買菜嗎?我應該帶著孩子一起去嗎?」、「我應該帶著孩子去旅行嗎?」、「我只餵母乳可以嗎?」這些問題使我們壓力倍增,壓得喘不過氣來。 在迎接第二個孩子時,是時候下定決心,做出一些改變了!在有養育孩子經驗的情況下,自然焦慮也會少很多。你可以合理地將孩子交給別人照顧,而不必感到內疚。以下是第二胎時可以努力做得更好的地方: 不需堅持餵哺母乳媽媽有沒有試過躲進小巷裏,或者在隱蔽的地方哺乳?其實孩子不吃母乳也不會有問題,不必執著在某些人的意見。與其東躲西避堅持餵哺母乳,令自己忙碌不堪,倒不如直接沖奶粉給孩子喝,某些奶粉的營養物質甚至比母乳豐富! 不必整天為孩子操心很多媽媽在照顧第一胎時都是完美主義者,就算在小事上都會斤斤計較。譬如當孩子玩韆鞦或滑梯時,媽媽們好像患上潔癖,變得非常緊張。因「媽媽荷爾蒙」分泌也變得旺盛,所以會瘋狂擦拭著任何孩子會接觸到的東西,就好似用銀針為皇上的食物試毒一樣。事實上,只要孩子有基本的衛生常識,不用手擦眼、口和鼻就已經足夠。而且孩子也能盡情地玩,不必有所顧忌。 相信自己直覺媽媽在有第一個孩子前,總會買下一大堆的育兒書本,希望它能給教導正確的育兒知識。但是你會發現每本書內容都有出入,有些書教你要放任孩子,有些書則教你要照顧好孩子。其實孩子不是「北京填鴨」,在育兒方式上沒有標準答案,只需憑自己直覺去照顧孩子就已經足夠。 給自己個人時間媽媽不應該因把責任推給丈夫或其他人而感到內疚,媽媽也是人,也會需要個人時間,例如:參加一些新課程、學一種新語言或去百貨公司買新衣服。孩子會哭,但不必每次都親自安撫他,可適時放手讓孩子的爸爸或其他人幫忙。 懂得尋求幫助很多媽媽在第一胎出生後都喜歡「一腳踢」,獨力完成所有的事,認為只有在自己親力親為的情況下才算是負責任的媽媽。但事實上這樣沒有任何好處,只會增加壓力,最後受不住就會爆發。所以照顧第二胎時,不妨尋求其他人協助,分擔壓力,這樣才是精明的媽媽。 擺脫作為媽媽的枷鎖,不管對自己還是孩子都有好處。在第二個孩子出生後,不妨重新審視自己照顧孩子的方法。 資料來源:Motherly圖片來源:Kknews , Zhuanlan , Zjol
職場媽媽是三項鐵人-媽媽能夠兼顧事業和家庭
傳統觀念提倡「男主外,女主內」,認為女性應留在家中當家庭主婦。這種重男輕女的想法一直以來都在我們的文化中根深蒂固,女性工資會比較低,佔據的領導職位也比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