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時候,在父母眼中孩子不對勁的事情,其實是再正常不過的事!

你有否看過孩子在玩遊戲輸了之後打自己?這時父母會在網上搜尋「孩子為什麼會在不高興的時候打自己?」結果得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答案。事實證明,孩子會因為挫折而打自己,這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正常方式。孩子在感到羞愧、尷尬或憤怒時打自己,以此表達壓力,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責備,這正是一些有助腦部發育的事。

除了打自己,他們還有些可怕的行為都會令父母擔心,不過其實都符合孩子典型發展的目標。以下將舉出一些孩子常見而父母不必擔心的「怪異」行為。

1.孩子口不擇言

孩子有沒有説過他恨你?這的確很刺耳,但事實上,7歲前孩子都不會過濾自己的話語,由於缺乏社交技能,孩子不明白他們的說話會對另一個人產生什麼影響。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口不擇言,説出一些令人不快的話,一般情況下是不用擔心的。

你可以試著告訴他們這句話有問題,與及這句話讓你的感覺如何。但如果孩子沒有聽懂,或者繼續說一些傷害你的言語,那麼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了。

2.孩子粗魯地對待別人

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學會自我調節,所以很自然就會做出很粗魯的行為,例如搶別人的玩具。通常他們只是在測試行為的界限,學習什麼事該做或不該做。但如果到了上學年齡其行為還沒有改善,例如在課堂上打其他同學,就應該和專家談談了。

3.孩子「扻頭埋牆」

父母經常為這種自殘行為擔憂,但好消息是,如果撞頭事件不常發生,就沒有什麼值得擔心的。然而孩子無法停止這種行為的話,而且每次遇到障礙、困難時都會撞頭,那就需要注意了。

4.孩子咬人

當孩子無法用語言交流而感到沮喪時,會咬傷自己、父母或其他孩子?請放心,這是典型的發育期行為。然而父母也不應該放任孩子去胡亂咬人,教憧孩子其他發洩情緒的方法,讓他戒掉咬人的習慣才是正確解決方法。

5.孩子「揀飲擇食」

即使是長大成人的自己,也會有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吧,因此孩子偏食是很正常的。孩子每吃一樣新食物時,都需要一段時間來調整和適應食物的味道和口感,所以不必擔心孩子不吃某種食物。但如果孩子偏食的程度影響到營養均衡時就要注意了。

什麼時候需要尋求專業協助?

對於上述所有行為,歸根究底是年齡的問題。孩子在做的事在你眼中可能很奇怪,但請你不必擔心,因為這些行為都符合兒童的正常發展。

你需要做的是,注意孩子奇怪行為的頻率,當孩子隨著時間推移卻沒有學會自我調節,並阻礙了他們正常的社交生活時,請與專業人士交談並尋求協助。

資料來源:Parents
資料來源:Top1health , Wejapango , Mamidaily , Sohu

Facebook